查看原文
其他

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于6月28日安全准点投产发电。图为白鹤滩水电站。本报记者 侯颗 摄
6月28日上午,在建规模全球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作为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国家重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将与三峡、葛洲坝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铸就大国重器,中国如何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水电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水电站建设如何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记者来到金沙江畔,现场寻找答案。
勇攀科技高峰,中国水电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仲夏,金沙江河谷的热风夹带着雾气,在横跨两岸的巨坝间升腾。左、右岸地下厂房内,1号、14号机组分别以每分钟111转的速度高速运转。数据显示,2台机组运行稳定,振动、摆度、各部位温度等运行参数均达到精品机组标准要求。这是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也是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全国产化机组。
作为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的一名工程师,已经在建设现场连续奋战150余天的陈浩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此,中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攀上了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登顶的道路并非坦途。
“在白鹤滩之前,国内已建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是85万千瓦,只有从事水电行业的人才能领会到二者之间的差距。”陈浩说,“研制难度不是简单的‘85+15’,而是成倍、甚至成指数的提升。”
把大国重器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海量的设计资料图纸、计算报告和试验数据堆砌出来的。陈浩告诉记者,机身上每一个孔的布置、每一个叶片的角度都大有讲究,任何一个看似寻常的部件背后都蕴含着惊人的计算量,“转子本身组装完就有1955吨,转动起来需要承受相当于30万辆小轿车同时加速的力。我们的额定转速是111转,但在极限试验中,即使达到151转,也要保证转子是完好无损的。”
研发难,安装制造同样不是易事。以转轮的焊接为例,工人要把所需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预加热到120摄氏度以上,穿着厚重的防烫服,趴在异常狭小的空间里进行操作。“普通人站在旁边可能都受不了,我们的工人在里面工作,手就像机械臂一样稳,能够保证整条焊缝没有任何缺陷或损伤。”陈浩说。
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结合,成就了史无前例的精品机组——十几层楼高、重量超过埃菲尔铁塔的庞然大物,转动起来整体摆度不超过一根头发丝,可以做到在地面上立硬币而不倒。
“当前,我们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均已达到行业最高水平,这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汪志林说。
从地下厂房返回地面,站在300米级特高拱坝坝顶环视四周,记者注意到,浇筑总方量达8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坝体上没有一条温度裂缝,细腻平整、光可鉴人。
超级工程催生超级材料。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大坝项目部工程师谭尧升告诉记者,白鹤滩首次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能够有效避免温度裂缝,“我们还在坝体里埋设了冷却水管、8000多套监测仪器和8万多米光纤,实时感知坝体温度,动态调整通水流量,从而打破‘无坝不裂’的魔咒,让白鹤滩大坝成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大坝。”
单机容量最大、地下洞室群规模最大、圆筒式尾水调压室规模最大、300米级特高拱坝抗震参数最高、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无压泄洪洞群规模最大……自开工建设至今,白鹤滩水电站创下6项世界之最,全体建设者以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推动中国水电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在世界竞技场上踏浪领潮。
党员引领、勠力同心,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红色引擎”
白鹤滩水电站处于深V型峡谷中,两岸空间有限,必须通过开挖地下洞室布置引水发电系统设备。快步走在右岸地下厂房中,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地下厂房项目部副主任段兴平回忆起开挖建设时的场景。
“最开始这里条件很差,很多地方都没有通路,我们过江走的是悬索桥,晚上住的是工棚。”在荆江分洪区长大的段兴平是这里的第一批大学生,2010年从武汉大学水电专业毕业后,他只身来到这片峡谷,见证了白鹤滩水电站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白鹤滩水电站的洞室群规模、厂房跨度、调压室直径和数量均位居世界水电工程之首,其面临的复杂岩石力学问题也刷新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历史纪录。开挖期间,围岩变形问题曾给地下厂房的施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7年12月底,右岸厂房部分洞段的围岩变形速率突然开始增大。“围岩变形继续发展一天,失稳风险就加大一分。”段兴平说。
以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党委所属第二党支部为引领,来自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的30余名党员骨干组建起“右岸地厂围岩应急加固党员先锋号”,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开启。
“围岩抢险加固涉及很多技术问题,不能蛮干。”段兴平告诉记者,群策群力是党员先锋号最大的优势所在,成员提出的把锚索钻孔设备改装为水平送索机、建立逃生通道、加强巡查预警等创造性思路,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抢险加固效率,最终,大变形部位的加固任务提前25天完成。
“越是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先锋号的作用就越突出。”段兴平说。
据介绍,三峡集团通过建立施工区大党建工作平台,整合施工区党、纪、工、团四种力量,将国有企业的“红色基因”转化为“红色引擎”,在大坝优质安全快速过深孔等关键项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党建模式下,“大监督”机制也应运而生。面对施工单位联系松散、人员复杂等工程项目存在的监督难点,白鹤滩建设部建立施工区各参建单位纪检组织联席会议和监督员制度,白鹤滩建设部纪委会同各参建单位纪检组织,先后聘请110余名施工区监督员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今年5月中旬、6月上旬,我们分别围绕安全生产、安全准点蓄水发电开展了两次联合监督检查,对大坝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泄洪洞工程、引水等安全生产情况用一周时间开展12次现场检查,排查安全隐患77项,督促制定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推动投产发电目标安全准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白鹤滩工程建设部纪委书记张友斌说。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水电一路挺进“无人区”的制胜法宝
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科技展示厅,收藏着一份1958年10月14日的《四川日报》,其头版头条报道了刚刚破土兴建的全国最大水轮发电设备制造厂,“按照设计,它将拥有数千台各式机器,能制造出单机发电容量达二十万瓩(‘千瓦’旧称)以上的水轮发电机”。
“早在19世纪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就涌现出了巨型水电站,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水电装备起步非常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也只能做到30万千瓦的程度。”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党委书记、副主任何炜说。
从最初的20万、30万千瓦,到如今傲视群雄的百万千瓦,中国水电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之路,是一条令人热血沸腾的“逆袭”之路。
1996年,因三峡电站建设需要,中国通过国际招标的形式首次引进了14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
“国内的两家公司分别与中标公司合作完成了机组的设计制造。”何炜口中“国内的两家公司”,正是如今分别承担白鹤滩左、右岸各8台机组设计制造任务的东方电机和哈尔滨电机。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中国水电设计制造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到三峡二期建设时,已经可以做到100%自主设计70万千瓦水电机组。
然而,精加工能力的不足,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材料上只能依赖进口。“5000元一吨的高强钢,人家卖我们7000元一吨,我们也只能咬着牙买下来。”何炜说。
技术落后,就要受制于人。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党中央一声令下,鞍钢、宝钢等国有重型机械厂全力攻关,推动关键材料全面实现国产化。2012年7月,由东方电机自主设计制造的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为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三峡到白鹤滩,中国之所以能一路挺进世界水电无人区,党的坚强领导是制胜法宝。”何炜告诉记者,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统筹移民、送电、环保、两省经济发展等工作,国家能源局牵头建立协调机制,收集各方诉求,每季度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坚持全国一盘棋,也体现在国家对白鹤滩周边的工业布局,包括在各地部署的科研、工艺改造项目。”何炜说,“党中央举旗定向,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各参建单位凝聚起了一个共同意志——建成白鹤滩水电站,为我们的现代化强国之路添砖加瓦。这是真正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铸就大国重器,中国不但有制度优势,还有国企、央企这支“王牌部队”作为中坚力量。“研发百万千瓦机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只是出于商业考虑,不会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只有我们的国企、央企,为了完成国家交办的任务,可以做到不讲条件、竭尽所能。”汪志林说。
几十年间,许多像汪志林一样来自国企、央企的建设者从三峡一路干到白鹤滩,已经习惯了久居深山的艰苦生活:“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一辈子一条江,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
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镇迁建集镇三号街,一栋栋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第一度电时,刚搬进这里的林银方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从自家阳台向外望去,金沙江如同一条缠绕在群山之间的碧绿绸带。对于因修建水电站而成为移民的林银方而言,“现在的生活和眼前的美景一样舒心”。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涉及川滇两省4个市州9个县区,搬迁移民10.35万人,能否实现移民安置“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水电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
“在和四川、云南两省通力合作下,我们建设安置点47个、建成房屋面积613万平方米,复建等级公路16条264公里。巨大的工程建设也为当地移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白鹤滩工程建设部移民办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做好移民后续帮扶,多途径支持大型移民集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做好教育、医疗事业,规范基层社区治理,不断提高移民群众生活水平。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从大坝出发,沿着金沙江向下游驱车10分钟,记者来到白鹤滩水电站的一处集鱼站。从高高的站台向下俯视,湍急的江水在此形成洄水湾,这里是急缓流交界的地方,也是鱼类喜欢逗留之处。
金沙江鱼类资源丰富,其中不少都是洄游性鱼类,在繁殖期需要洄游到中上游产卵。为减少大坝对圆口铜鱼、长薄鳅、中华金沙鳅等鱼种洄游通道的影响,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一套成熟的集运过鱼系统也运转了起来。
“我们在坝下鱼类较为集中的河段建造固定式集鱼站,利用急流河段鱼类靠岸边上溯的习性,在其上溯通道上布置集鱼设施,并辅以拦、导设施。”白鹤滩工程建设部技术管理部副主任专业师陈洋告诉记者。
在一旁的控制室里,技术人员可通过水下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集鱼箱中的情况。“整套集运过鱼系统由集诱鱼、提升、分拣装载、运输过坝、码头转运、运输放流和控制监测等环节构成,实现了高坝过鱼,对促进坝址上、下游鱼类种群的遗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陈洋说。
除助力涵养、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外,这座清洁能源电站自身也在发挥着巨大的环保效益。
“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消耗量约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160万吨,相当于关停近7座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矿。”汪志林表示,白鹤滩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贡献。(本报记者 左翰嫡 侯颗 自四川云南报道)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